台灣一直被一些好有溫度的人溫暖著,這一陣子由於疫情的關係,所有人減低了人跟人接觸上的活動量,大家過著半繭居的生活,一方面擔心孩子在外面、學校被傳染了,或者是在國外求學、工作的親人,不知道安全否的恐懼中。
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沒有好好照顧自己,如果被傳染到,又造成了整個家庭,家族的危險,於是社會氛圍就在一種每天不斷看著新聞,刷著臉書防疫很成功的打氣,但又有點稍微憂慮未來的氣氛中平緩的流動
前天我的高中老師po了篇他在故鄉遊盪,擷取鄉野韶光。
版上出現了一頭即將因為老邁而被販售的老牛,文未一段
“我問:不會捨不得?牛主人說:當然不捨,賣去哪也不知道!或許運去台灣或許送進屠宰場⋯”
讓我整個驚訝,通常最多在台灣媒體聽到的老牛的故事都是,老農跟老牛因為老伙伴年邁了,然後老農感念牠養活了一家人,將牠送往某個老牛的收容養老院頤養天年,老農在鏡頭前淚眼婆娑不忍心的,像出嫁女兒般的送牛去享福。
看到老師的這一句話,讓我這個喜歡看到美好結局的人,有一點點嚇到,但我相信這應該是很多老農跟老牛不得已的常態。因為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大的預算,或者那麼大能力,那麼閒的功夫,可以把牛送到某處頤養天年,那麼強的實力,讓他後面的半輩子都得到妥善的照顧。
老師Po文的當下,我曾經有想像以老師的性格,或許會把牠搶救下來,成年人的考量通常會是比較完善的,老師還在猶豫如果搶救下來該安置在何方的時候。
接著陸陸續續出現幾則,老師的二個女兒,隔海遙控老師買一下。老師的學生,隔海告訴老師即將展開募款。
這時候老師開始認真在考量,如果真的買下,該送去哪裡?送本島?有人說台南有安養中心。但我覺得老師在潛意識裡面,還是希望牠能夠留在牠長大的地方菊島。
故事到達這裡,整個心是懸著的在等待老師的故事續集。
終於又看到老師發了一篇文,在買賣雙方即將敲定牛要上車的半小時前,老師找到了老農,把她搶救下來。
很感人的是老師的同學在菊鳥的民宿,有一大片的草地,可以讓牠踱步緩行、呷草。
今天看到民宿的主人發了篇文,我忽然間覺得我很想要記錄下這一刻,一方面是說說這一個溫暖的故事,另一方面是讓大家知道有一頭老牛,在歷經了生死一瞬間,一角腳踏進鬼門關後,現在正在菊島某個民宿的一片草地裡緩步慢行。
我想我會找一天去看牠的,也順便想要藉由我粉絲頁的小小力量。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間民宿。
我跟民宿主人是完全不認識的,我的老師也完全不知道我有這個粉絲頁,甚至於他們也不知道我要發了這篇文。
純粹我只是覺得好人心,是該受到讚美的
@許光晴
我在菊島
半日閑下午茶 -Leisure Time cafe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isure.time.cafe.penghu/